永康廣興宮境內擔餅節
西勢嬸,喘呼呼。 擔水餅,在半途;
福份餅,送客戶。 老大餅,請三姑。
古早風,芳歸路。
這一天,凡是正月二十日以前一年中生男丁的人家,都得分送「水果餅」(俗稱「水餅」)給鄉親品嚐,同感喜悅。「分餅」習俗的由來,相傳是一百多年前,庄民為祈求生兒而齊集在庄頭信仰中心的廣興宮前,向主神謝府元帥許願,若能「喜獲麟兒」,將來一定豐盛祭祀,演戲酬神,並「挑餅」分送庄民;後來,果有村民喜獲麟兒,於是當初宮前許願的村民,便相約於農曆正月二十日,「挑餅」至廣興宮前酬謝元帥恩典,並分送糕餅予親朋好友,一同分享添子的喜悅。水餅是一種包有糖膏、或芋、金桔的圓形麵粉煎餅,厚度約莫一公分,直徑約一台尺,清甜可囗,多委由當地糕餅店製作,有大小兩種,大者一斤重,小者半斤重。送大餅或送小餅,完全依個人的經濟能力而定。在分送水餅之前般都選擇上,最慢也在中午以前,這些人家都會準備三牲酒禮,水餅和新的童裝,或攜帶該位新生男童,前往坐落在番薯厝,俗稱元帥廟的廣興宮燒金拜,感謝守護神謝府元帥的祐賜,並祈求該童平安長大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分送水餅,當地稱作幸餅,充滿祈福延壽的意涵,時間是正月二十的下午一點半到三點,西勢村在一點半,崙頂里在兩點半。水餅的分送有兩種,一是「福份餅」,一是「老大餅」。
前者是分給住在庄內而具有「福份」資格的庄民,所謂「福份」,就是廣興宮登記有案的會員,只有男性,沒有女性,每年必須按時向廣興宮繳交「福份錢」,分餅時,一戶中有幾個福份就送幾塊水餅,如三個就分三塊,五個就送五塊。換句話說,這一年此一村庄有五個誕生兒,某某戶有三個福份,那麼這戶今年就可以「領」到十五塊水餅;後者是送給滿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是不必繳交「福份錢」的,祝他們延年益壽,永遠健康,充滿溫馨。
分餅的方法,西勢里和崙頂里不同。西勢.新庄仔和番薯厝等西勢里三庄,採用分送到家式的,由各庄爐主領隊,依福份名冊,挨家挨戶分,早年是用挑的,所以這天稱挑餅日,今天則多用機車或汽車載送了。與西勢里僅一 新灣橋之隔的崙頂里西,中,東三個角頭,採用的分法是集中分送式的,分送戶將水餅送到爐主宅前排成一列,由爐主點名逐一領取。
永康區西勢里一帶的分餅習俗,已經流傳了一百多年,每屆分餅節,四庄喜洋洋,分餅也分了喜氣。
(98.05.01府文資字第0980102986號公告登錄為台南縣縣定傳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