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築跡地圖

×
昭和築跡地圖 分享到Facebook 昭和築跡地圖 分享到LINE 昭和築跡地圖 分享到Twitter
昭和築跡地圖

台南市文化資產月「摩登府城 壹玖參零」活動從9月15日至10月15日,這一個月的時間,將把時間拉回到1930年昭和年代,「昭和築跡」帶你探索當時最有特色的建築,「逛夜市 欣賞膠卷老電影」更能體驗最摩登的時代氛圍。
 
「你不知道的昭和時期,生活遠比我們想像的先進!」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1930年代,是台灣接受西方文化的鼎盛階段,社會上普遍具備電燈、電話、自來水等文明事物,西方的先進娛樂如電影、留聲機與唱片在台灣漸漸風行,菊元百貨(台北榮町)與林百貨(台南末廣町)先後在這時期開幕營業。
 
1930年代是台灣文明啟蒙的新時代,無論是音樂、繪畫與文學皆在這個時期寫下新的一頁,在繁華的府城末廣町(現今中正路),隨處可見穿西裝的男性、燙頭髮著洋服的女性,在咖啡館談著自由戀愛,彰顯摩登時尚的生活態度。
 
1930年代也是台灣建築史上特別的年代,此時西方現代主義建築思潮引進,注重實用,以水平簡潔線條取代繁複的裝飾,成為1930中期後台灣公共建築形式的主流。
 
「照和築跡」讓民眾主動「捕捉」1930年代特色建築,如新化街役場、台南火車站、台南放送局、林百貨、末廣町區等。活動期間民眾到大台南地區尋找3棟1930年代特色建築,並與活動標的物打卡上傳臉書,tag「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就可獲得精美禮物一份。
 
另在321藝術聚落舉辦「逛夜市看台語片」,南國小夜市由年輕藝術家擺攤販售具日本味的食物、文創品,台語片選定「回來安平港」、「鹽田區長」,透過膠卷放映,體會早期看電影的摩登感。系列活動請上主題網站http://tmach-culture.tainan.gov.tw/或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mach20101225/?fref=ts查詢報名

新聞稿來源:摩登府城 邀你回到繁華的1930昭和年代 | 聯合影音

2016/9/15~10/15期間,隨著藏寶圖在大臺南地區找出1930年代特色建築,只要與其中3處特色建築附近的老照片合照上傳臉書,並tag「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就能獲得精美小禮物喔!(一臉書帳號限索取一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昭和築跡地圖 新化街役場
1.新化街役場
新化街役場(相當於今區公所)興建於昭和9年(1934),當時第一任街長梁道鑒於原本辦公的「杉仔厝」不敷使用,故捐地興建而成。建築表面與室內以洗石子裝飾,工藝精巧又不失莊嚴,正立面山牆為階梯狀造型,強調水平線條,尤其圓弧形入口的設計更突破一般日治時期公共建築的作法,線條簡潔流暢。(圖片來源/《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

昭和築跡地圖 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校舍
2.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校舍(含成大博物館、格致堂、物理系館)
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校舍位於成功大學成功校區,是日治時期直屬總督府的三大專門學校之一,創校之初設有機械工學科、電氣工學科、應用化學科三科,除三科之科館外,尚建有本館及講堂各一間,為「臺灣總督府官房營繕課」所設計,當時營繕課長為井手薰。其中「本館」(今成大博物館)、「講堂」(今格致堂)與「理化學實驗室」(今物理系館)於1999年指定為臺南市定古蹟。這批建築無繁複的西方古典建築裝飾,與其他同等級專門學校相比,風格較為簡約無華。(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昭和築跡地圖 臺南火車站
3.臺南火車站
臺南火車站初建於明治33年(1900),為洋風式的木造站房,後因都市發展需求,於昭和7年(1932)重新設計,建築以鋼骨鋼筋混凝土為主,裝修上力求簡樸實用,車站二樓的餐廳旅舍之輕隔間構築方式,是其特色之一。直至民國50年代中期前,因市區觀光飯店尚未蓬勃發展,鐵道旅館還是旅客首選,主演《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影星凌波,來臺南宣傳亦曾入宿,造成轟動。(圖片提供/財團法人臺南市文化基金會)

昭和築跡地圖 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校舍本館暨講堂
4.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校舍本館暨講堂(臺南一中)
臺南一中的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現存的兩棟日治時期校舍分別為校舍本館(昭和3年,1928)、講堂(昭和6年,1931),。校舍本館,即現今西棟行政教學大樓,南一中學生稱之為紅樓,為當時的「臺南州土木課營繕係」設計,其造型平實,空間構成簡單,為一字型平面;講堂,即今日小禮堂,由當時「臺灣總督府營繕課」設計,為臺灣少見之仿羅馬式樣,山牆屋簷用洗石子做連續拱圈裝飾,內部空間沒有柱子。(圖片提供/國家圖書館)

昭和築跡地圖 原臺南放送局
5.原臺南放送局(南門電影書院)
日文的「放送」即中文的「廣播」,原臺南放送局,意即臺南廣播電臺,興建於昭和7年(1932),播放範圍以臺南、高雄為主。建築整體設計運用簡單的垂直與水平線條等現代建築元素,但屋頂為日式曲面,具日本古典建築色彩,可說是日本古典建築邁向現代主義的過渡作品,形式簡單而優美。(圖片提供/財團法人臺南市文化基金會)

昭和築跡地圖 原日本勸業銀行臺南支店
6.原日本勸業銀行臺南支店(土地銀行)
「勸業」指提倡實業、獎勵產業,勸業銀行來臺設支店亦為促進殖民地農漁業發展,起初設在火車站前,至昭和12年(1937)才在末廣町興建新址。建築造型相當厚重具紀念性,騎樓挑高逾三層樓的柱廊,如埃及神廟,而柱子本身為希臘多利克柱式,相當搶眼。(圖片提供/國家圖書館)

昭和築跡地圖 原林百貨店
7.原林百貨店(林百貨)
位在臺南市中正路與忠義路交叉口的「林百貨」,興建於昭和7年(1932),設計者為臺灣總督府地方技師梅澤捨次郎,其座落的末廣町原為日治時期富人逛街消費之高級商業區,因採用當時進步的現代設備,成為臺灣近代建築的重要個案,包括秒速二點五呎的客用升降梯、抽水馬桶、化糞池、避雷針、大量的電話總機、分機等。建築立面採用當時流行的「抓紋磚」,大量的轉角磚和線腳磚,顯得相當精緻。(圖片提供/財團法人臺南市文化基金會)

昭和築跡地圖 原日本勸業銀行臺南支店
8.末廣町(中正路)
日治初期臺南的商業重心在本町(現民權路)一帶,俟臺南運河開通、臺南州廳興建完成,火車站經州廳到運河這條路線逐漸重要,府城商業界邀請臺灣總督府地方技師梅澤捨次郎規劃,在末廣町(今中正路)南北兩側興建商店住宅,仿效歐風洋樓,一樓作為商業使用,二、三樓為住宅或辦公室,成為臺南市第一條經過規劃的商業市街,如百貨、藥局、酒商、旅館、運動器材、攝影店、餅店、齒科、診所、家具商、自行車商等皆匯聚於此,成為日治時期富人逛街消費之高級商業區,而有「銀座」之稱。(圖片提供/財團法人臺南市文化基金會)

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
9.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
「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為大正9年(1920)由日本技師八田與一設計監造,並由日籍、臺籍技術人員與勞工共同建設,歷經10年,於昭和5年(1930)完工,與日月潭水力發電廠為當時臺灣兩大事業。當年採取相當嶄新的半水力淤填式工法築造水壩,為世界土木界鮮有先例。此外,其蓄水量逾一億五千萬立方公尺,為當時東亞第一、世界第三大水庫,並搭配嘉南大圳「三年輪灌制度」,使嘉南平原成為臺灣最大米倉。(圖片來源/《嘉南大圳建設工程簡介》)

昭和築跡地圖 鹽水國小神社
10.鹽水國小神社
鹽水國小原為鹽水公學校,神社建於1930年代,由鳥居、參道、石燈籠及神殿組成。日治時每年新學期校長會帶領師生在神社前參拜天照大神;戰後神社被改為孔廟大成殿;如今鹽水國小畢業生會把願望寫下,保存於神社的時空膠囊內,作為畢業紀念,顯見校園神社百年以來教育意義及歷史價值之演變。(圖片來源/《市定古蹟鹽水八角樓搶修工程工作報告書》)

資訊來源: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