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草如(原名蔡錦添,1919-2007)一生的創作秉持實地寫生與創新精神,對於自身的文化、藝術與信仰有獨特見解與嶄新詮釋,即使身處新舊衝突不斷、矛盾共生的時代中,依然能內斂地以獨特的觀察視角與深厚的文化素養,描繪市井間樸素優雅的生活景緻,表達對家鄉人文風景的欣賞與認同。
身兼廟宇民俗畫師及畫家身份的蔡草如,不僅於全臺近60間廟宇存有其以戲齣人物般的舞臺排場繪製的神話彩繪,亦曾受聘至泰國徐氏宗祠繪製樑柱壁畫。傳統概念中對於民俗畫師與畫家往往有雅俗之分,然而畫師在嚴謹的學徒制度中對於色彩與材料學的應用即已練就紮實的功夫,除了延續文人畫家自古迄今的優良傳統,亦與大眾生活、民間信仰緊密相連[1]。1943年,蔡草如在母親的全力支持下前往東京川端畫學校學習西洋繪畫,身為臺灣人而受制於皇民化政策的實行,須半工半讀的蔡草如不得已改名換姓,以家鄉的代表建築「赤崁樓」更名為「赤城堅一」以方便就業維持生計,在課程學習之外也以其繪畫專長服務於日本情報局及美軍進駐軍俱樂部,然適逢二戰爆發導致國際情勢急轉直下,迫使蔡草如必須得收拾行李返鄉與家人團聚。1946年回到臺南後,將習得的人體解剖學與透視概念應用於廟宇彩繪之外,同年參與首屆全省美術展覽而獲入選,並接連於十餘年間榮獲佳績,接踵而至的榮耀,並未改變其一貫的謙遜,隨後也獲「免審查」並受邀擔任展覽評審委員。1964年,在因緣際會下創立「臺南市國畫研究會」(又名「國風畫會」),定期舉辦團體出遊活動以實行寫生與題材創新,藉此提升地方創作風氣與審美品味。
人稱「草如仙」的蔡草如,特別擅長將東西方媒材交融並用,並著重時空背景考究與人物骨骼動勢的拿捏,再配以俐落線條與清亮色彩,透過畫面傳達寓意深遠的生活敘事,即使題材與寓意相同,在其筆下的人物景緻總是別出心裁,引人入勝。然而,在臺灣相對潮濕與高溫的熱帶型氣候下,使得建築彩繪容易因受潮而剝落,加上當時文物保存意識低迷,時有定期整修、覆蓋,甚或是拆除行為,使蔡草如自覺心血白費,於1980年代後逐步淡出廟畫領域,轉而精進於較易長久保存的紙本彩繪創作,並定期籌辦畫會展覽,推行藝文相關活動,以追求更具藝術價值的表現。或許是性格使然,亦或是決心專注於繪畫表現與文化傳承的使命之中,一生淡泊名利,雖其藝術造詣與品格素養之高,卻不易廣為人知。本展試圖呈現其藝術創作與其為人所蘊藏的知性、理性與感性,集學識與才華於一身的創新視野與傳承精神。